Chinese feel insecure, so everyone try to deposit:
The Economist [Fri, 08 May 2020]: The lowest tenth of income earners in most countries often have no savings. In China they put aside roughly 20% of their earnings, an exceptionally high rate. One reason is that Chinese worry about having to provide for themselves in bad times. A stronger social safety-net would free people to spend more.
橡树资本:
橡树资本马克斯的三大利器:
1,时刻将风险控制置于首位。在他看来,真正的风险是亏本或者收益过低的可能性,而非一般人认为的价格波动。
2,以防御性投资为重,尽可能避免损失,这比争取高收益更加重要。橡树资本对任何一家公司的投资额不会超过总资产5%,而且投资优先债务、银行贷款等拥有强大追索权的债务。
3,极力避免杠杆的实用,因为杠杆意味着风险的放大,甚至导致资产永久损失的可能。
人人都能看到的市场机会稍纵即逝,普通投资者即便能抓到,也是收益寥寥。获利潜力最大的投资,是反其道行之: 在市场冷落时买入,在市场追捧时卖出。一旦市场预期发生变化,就能斩获巨大的利润 (防疫物资的事情,就是这样啊,深有感触)。
择股不择时,是马克斯的另一个重要的投资理念。完全依赖预测的投资是不靠谱的,因为经济学家往往根据历史表现做出推演,却无法预知意外事件的发生,更无法准确估计市场反应。马克斯不否认一两次准确预测的价值,但长期都保持准确预测的例子几乎没有。马克斯深信:持续且一致的优异表现只来源于对企业和个股拥有的专业认识,而非来自对宏观经济、利率走势或大盘点位的预测。深谙经济预测的局限性,马克斯在宏观分析上坚持采用周期性的视角。
在马克斯看来,一个完整的信贷周期有四个阶段:债务积累(投资环境好,债券发行量往往激增,但发行质量下降)-债务危机-衰退期-复苏期。最糟糕的事情不是经历市场波动或者盯盘带来的账面损失,而是在市场下跌到底部时将资产卖出。
投资者的合理预期应该是,我在市场上涨时买进,在继续上涨时买的越来越少,接着在市场下跌时,我再继续买进更多,然后我将长期持有。